第361章 训两句再走-《下乡大东北,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易迟迟觉得希望不大,虎头鞋这些实在是太小众,受众也少。

    再者现今外宾有限。

    另外,南边才是针线活发达的地方,这是地理和自古以来的经济遗留下来的特性。

    真要做这个,沪市那边的友谊商店完全可以就地找人,比和书记他们合作来得方便。

    但书记兴致勃勃,易迟迟也不好泼冷水。

    只能笑着将人送走,转身就垮了张脸。

    市场不开放,经济就起不来。

    然而,这事急不来,时代的洪流下,个人力量是渺小的,想要改变难如登天,除了被裹挟着前进,别无他法。

    所以,等吧,等改革开放,春天就来了。

    她坐回绣架前,拿了丝线开始干活。

    绣了个把小时,送书记离开的队长叔和药子叔又来了。

    两人来的目的也不是别的,想问问易迟迟书记说的这事靠不靠谱。

    她的回答也很简单,“我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是刚从羊城回来?”

    “我从羊城回来不意味着我就知道这些。”

    对于大队长的话,易迟迟是哭笑不得,她耐心解释道,“我在友谊商店是做绣师,不卖货,对客户群体的购物意向没做过研究,也没看见过有卖虎头鞋这些的。”

    药子叔秒懂,“也就是说这个生意做不了。”

    这谁知道呢。

    “等书记他们的消息吧。”

    她又操心不了,也轮不到她操心。

    真谈成了,对保安公社来说好处多多,书记的政绩也得添一笔,有利于他往上升。

    没成,也损失不了什么。

    “耐心等着,你们急也没用。”

    大队长点了根烟,吧嗒吧嗒抽了两口后叹了口气,“哪里能不急,真谈成了还可以要两个学徒工的名额。”

    易迟迟没吭声,药子叔来了兴趣,“真成了名额你准备给谁?”

    “知青点的女知青给一个,珠珠她们给一个。”

    这是个好队长,没影的事已经在想如何分配名额了,连知青点都没漏。

    想到周秋雨她们,易迟迟倒是希望能成。

    然而她希望没用,这事不看他们这边,主要看沪市那边。

    看看大队长,又看看药子叔,她道,“你们俩怎么这么闲?地里的活干完了,队医室里的中药储备都搞好了?”

    这话不说还好,一说药子叔立刻来了句,“说起药材储备,你得给我帮个忙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